首页 > 最新动态 > 每日HR快讯:全国劳务品牌超过2300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胖东来补偿受委屈员工35.9万元
最新动态
每日HR快讯:全国劳务品牌超过2300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胖东来补偿受委屈员工35.9万元
2025-11-193

山西医保便民服务再升级


11月16日,省医保局发布消息,“山西医保”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里的“家庭账户共济”业务模块,新增“代缴居民医保缴费证明查询”功能。此举标志着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在实现代缴居民医保费用后,其后续服务环节得到进一步完善,参保人操作便捷度显著提升。


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在使用家庭账户共济代缴居民医保费用后,现在可通过新上线的功能,直接为缴费的家庭成员查询并下载参保缴费凭证。该凭证的获取,为居民医保缴费记录查询、使用及核验提供了电子化依据,有效解决了群众保存纸质凭证不便、线下打印耗时费力的问题,是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便民理念的又一具体体现。


此项功能的具体操作流程为:关注“山西医保”微信公众号,点击“服务大厅”—“我的医保”;点击“授权登录”,勾选“你同意医保电子凭证使用并传达相关数据用于医保服务查询”,然后点击“授权查询”;在首页点击“我要办”;在“业务办理”栏目下点击“家庭账户共济”;代缴居民医保成功后,在“家庭账户共济”页面,点击“代缴居民医保缴费证明查询”;选择需要查询代缴居民医保缴费证明的家庭成员,点击“查看凭证”;长按“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点击“保存图片”,即可下载到手机相册中,完成全程线上办理。(山西晚报)


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交出亮眼“成绩单” 引进优秀人才近4000名 签约人才项目260个


11月16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场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英介绍,本次大会集中引进硕士、博士优秀人才3944名,签约落地人才项目260个,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强劲力量。


大会紧扣发展大局,以“才聚新重庆·共创新未来”为主题,升级打造集人才交流、项目对接、智慧碰撞于一体的国际交流平台。


共融宏大场景。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社会化”理念,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着眼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需要,联动举办会议、引才等主体活动12场,创业大赛等配套活动22场。(重庆日报)


214个紧缺岗位清单来了!西安这些行业最缺人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发布《2025年西安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本次《目录》共收录紧缺岗位为214个,其中,重点支柱产业为115个,数字经济产业为53个,未来产业为46个。


不同产业的紧缺岗位占比数据显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与数字产品服务业的紧缺岗位占比最高,均为10.3% ,是紧缺岗位最集中的两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及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紧随其后,紧缺岗位占比均达9.8%;汽车产业(7.9%)、数字产品制造业(6.5%),以及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氢能与储能产业(均为6.1%)的紧缺岗位占比也相对较高;未来航空航天产业(5.6%)、光子产业(5.1%)的紧缺岗位占比处于中间水平;量子信息产业(4.7%)、数字要素驱动业(4.2%)、数字技术应用业(3.7%)的紧缺岗位占比较低。(群众新闻)


甘肃省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南京宣介招聘会举办


11月15日,2025年甘肃省卫生健康人才引进南京专场宣介招聘会在南京大学举办。


由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主办的本次活动,以“甘招广贤、肃聚英才”为主题,通过宣介推介、现场双选等形式,深化陇苏两地卫生健康领域合作,吸引长三角地区优秀医学人才赴甘发展,共同推动甘肃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招聘活动采取“现场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省、市、县三级95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涵盖医、药、护、技、科研、教学等岗位1200余个,学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多家网络平台同步发布岗位并开展“直播带岗”,实现“一地宣介、全国联动、精准对接”。


据统计,招聘会现场共吸引来自南京大学及周边高校的医学类毕业生1800余人次,线上各平台累计观看人次突破300万,线上线下共接收简历2904份,初步达成意向329人,人才对接成效显著。(甘肃日报)


前三季度江苏新增就业105.57万人


今年前三季度,江苏深入实施稳就业“组合拳”,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精准帮扶重点群体,全力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1至9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105.57万人。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江苏各地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开展招聘活动1.13万场,累计归集岗位479.6万个,服务求职者469.96万人次。与此同时,因地制宜举办人才夜市328场次、提供岗位16.4万个,还创新“苏超+就业”模式开发临时性、志愿性岗位3.2万个。眼下正值秋招旺季,各类招聘活动持续开展,种类丰富的工作岗位,吸引了众多求职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上海增强技能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适配


上海正不断深化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改革,聚焦“三大先导产业”等紧缺急需导向、促进就业导向和培养高等级技能人才导向,通过一系列制度性创新举措,增强技能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适配性。今年以来,上海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7.92万人次,新增培养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6.74万人次,其中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占比为69.73%,比去年同期上升约28个百分点。(上海市人民政府)


全国劳务品牌超过2300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


近日从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着力培育劳务品牌,推动劳务品牌从自发性向组织化、从粗放式向精细化、从简单劳务向产业融合转变,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劳务品牌超过2300个,带动就业近6000万人。(中国青年报)


云南实施十大行动实现新增3万名残疾人就业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云南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云南省将实施十大行动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实现2025—2027年全省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3万人。此外,《实施方案》还就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行动、残疾人就业服务提升行动、残疾人职业能力提升行动、残疾人劳动就业权益保障行动进行安排部署。(人民网)


多省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无需提供结婚证


面对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的生育忧虑,一系列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医保政策正在持续发力,女职工人均生育津贴已超2.6万元,且无须提供结婚证即可申领。


截至今年11月1日,随着江苏、辽宁两省正式加入,全国已有包括河北、上海、浙江、四川、陕西等在内的25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尚未完全实现的省份主要为北京、天津、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和新疆。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9成。(第一财经)


刘强东宣布京东外卖上线独立App,并承诺“京东点评”永不做商业化


11月17日,在京东品酒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宣布上线京东外卖独立app、京东点评以及京东真榜。刘强东承诺,京东点评永远不做商业化。


据了解,今年3月,京东外卖正式上线。自上线以来,京东外卖服务与此前的电商购物服务一直共用京东 App,用户需要在 App 首页顶栏的“秒送(外卖)”频道进入后下单。6月1日,京东外卖宣布日订单量突破 2500 万单,超过 150 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值得注意的是,刘强东表示,“我们经过一年的筹备与思考,最终决定京东点评正式上线,京东点评用人工智能技术,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航司等所有好吃好玩的内容数据进行人工智能大模型分析,最后生成一个对于好吃好玩的客观点评。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设置AI评论风格。”(潇湘晨报)


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将换岗


一天内,小米创始人雷军连发3条微博谈论汽车安全。在回复网友的评论中,雷军表示:“网上有不少人断章取义、歪曲抹黑。”相关表态,疑似是对外界质疑的直接回应。雷军回应汽车安全质疑的当天,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即将换岗的消息也引发外界关注。记者此前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相关情况。作为小米公关一号位,王化曾经多次在社交媒体帮助小米进行辟谣和回应等,并成为小米公关的“知名IP”,王化此番岗位变化,或许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小米对外的宣传策略。(澎湃新闻)


胖东来补偿受委屈员工35.9万元


11月17日,胖东来发布《胖东来侵犯人格尊严的补偿标准》,其中列举了2025年1月1日—10月31日共计33例员工被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总补偿金额达359000元。(中国新闻周刊)


美国最大电信运营商威瑞森,拟裁员约1.5万人


据报道,美国威瑞森通信公司正商讨下周宣布裁员。这次裁员可能影响1.5万至2万名员工,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裁员。知情人士预计,此次裁员将涉及所有级别及业务部门的员工。(同花顺财经)


科技巨头掀AI融资浪潮,亚马逊发行150亿美元债券


随着科技公司争相通过大规模发债为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融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加入了这一行列,该公司周一发行了150亿美元债券。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此次发行规模较最初预估高出30亿美元,筹集的资金将用于收购、资本支出以及股票回购等多项用途。

据悉,亚马逊此次发债一度吸引了800亿美元的认购需求。亚马逊将分六批发行债券,期限最长的40年期债券定价收益率最初较美国基准国债高出1.15个百分点,随后收窄至0.85个百分点。

亚马逊上一次发行美元债券还是在2022年11月,当时筹集了82.5亿美元。(财联社)


白宫经济顾问:AI或短期压制就业,但影响将是暂时的


当地时间周一(11月17日),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表示,人工智能(AI)可能大幅提升了员工的生产率,从而使企业放缓招聘步伐。


哈塞特周一在接受采访时称:“我认为就业市场出现了复杂的信号。”他同时强调,他看到“产出市场传来非常、非常积极的信号”。

哈塞特指出,美国二季度GDP增速强劲,并表示:“劳动力市场可能会出现一段几乎像是‘安静期’的状况,因为企业发现AI让员工的生产率如此之高,以至于他们不一定需要招聘新的大学毕业生等等。”

不过,他坚称,由AI引发的劳动力市场疲软将是暂时的。

“因为产出增长和收入增长都非常强劲,而在自由市场中,当新的消费方式出现后,这类问题通常会很快得到解决,”哈塞特说。

尽管外界对AI取代初级岗位的担忧并不新鲜,但特朗普政府此前很少公开表达这种观点。特朗普政府一直大力支持这一新兴产业,并采取措施推动其在美国的发展。(新浪财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