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出一揽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决策部署,切实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京就业创业纾困解难,从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健全机制三大维度出发,细化9个方面举措,全力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北京市人民政府)
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超量开药智能监管工作。通知表示,进一步深化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分三个阶段推进相关工作,紧盯三类重点医保药品。一是在查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中频繁涉及的重点药品;二是统筹基金支付金额较高、排名靠前,特别是基金支出异常增长的重点药品;三是倒卖需求量高、获利空间大的重点药品。国家医保局将梳理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清单,供各地医保部门参考。(光明网)
福建省公积金服务实现同标准办理
从福建省住建厅获悉,近日,福建省住建厅全面推行公积金政务服务事项“五级十五同”标准化建设。该项工作以统一标准为基础,以数字赋能为支撑,实现全省公积金服务的同标准办理。通过统一标准、压缩时限、精简材料、优化服务,让群众办事体验实现从“反复跑、多头问”到“一网办、快速批”的转变,全面提升福建省公积金服务的标准化与便利化水平,确保了全省缴存职工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高效的服务。(央广网)
甘肃启动2026届毕业生求职补贴申领
近日,甘肃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相关部门正式启动2026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审核发放工作,旨在为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本次补贴面向甘肃省内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中等职业学校及技工院校的2026届毕业生,需同时满足“符合困难条件”和“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两大要求。本次一次性求职补贴标准统一为每人1000元,申领遵循“自愿申请→学校初审→人社复核→公示→资金拨付”的规范流程。(新华网甘肃频道)
山西2025年第三批省本级就业见习岗位公布
近日,从山西省人社厅获悉,山西省2025年第三批省本级就业见习岗位已通过审核。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及16至24周岁的失业青年可报名参加。见习期间,人员不仅可获得每月不低于2150元的生活补助,还将缴纳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外,见习期限最长可达12个月,为青年提供了充足的岗位适应和技能提升时间。(金台资讯)
海南农村“三支队伍”超过8000人带动就业24万余人次
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获悉,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组织化程度,从2021年起,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指导各市县挖掘培育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和乡村匠人“三支队伍”。汇总数据显示,海南省农村“三支队伍”从最初的1717人,发展到如今的8219人;带动就业从最初的2.5万人次,跃升至如今的24.41万人次。(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河南出台就业见习管理办法
近日,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河南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就业见习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就业见习质量,为青年群体顺利就业筑牢根基。近年来,河南省平均每年帮助3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通过见习快速实现就业梦想。(中国就业网)
内蒙古举办首届大学生创新年会 助力高校“双创”教育改革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年会在包头师范学院举办。这是内蒙古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新年会。
举办大学生创新年会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指导服务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年会以“数智赋能,创聚北疆”为主题,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河北地质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大学的11位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知名专家,围绕数智时代双创教育改革、课程建设、育人平台与专创融合等核心问题作专题报告,并与参会师生进行深入交流。
来自全区15所本科高校的4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了年会优秀项目评选活动,项目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生态环保、能源技术等多个前沿领域,项目团队通过路演与答辩,全面展现其创新理念、技术含量与市场潜力,评委专家从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团队能力与社会价值维度进行了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优秀项目17项。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教育厅将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做优做强年会平台凝聚合力,举办高水平赛事激发创新活力,精准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内蒙古日报)
四川在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
近日,四川教育厅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这意味着,中小学春秋假在四川实现落地。四川实施春秋假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协同推进”的原则,尊重区域差异,兼顾学段差异,鼓励错峰安排。春秋假一般安排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的期中前后(即4-5月、10-11月间),原则上分别安排3天。由各市(州)统筹,结合区域实际,弹性制定方案。春秋假可与法定节假日、双休日、春秋游等相衔接,乡村地区可与当地的农忙季相对应,民族地区可结合当地假期统筹安排。(界面新闻)
助力人力资源供需匹配!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甄选平台在广州海珠上线
11月4日下午,广州海珠区举办“琶洲论剑”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活动,同步上线全国首个深度甄选及供需对接平台——“海珠人力资源服务甄选平台”。
该平台致力于打破人力资源服务供需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匹配效率和精准度,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多家重点用工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了发布会。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了“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图谱。该图谱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金融、时尚消费、低空经济、会展、物流等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细分领域,围绕不同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精准推荐对应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产品与服务。(羊城派)
香港人才政策专家:便利内地人才往来将为港澳发展注入活力
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有香港人才政策专家当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政策有助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的人才为香港“八大中心”建设赋能。
当日公布的10项措施中有6项自11月5日起实施,包括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支持促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生产要素高效跨境流动等。
就扩大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实施范围方面,新措施提出,在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全域,以及国家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人才可申请办理有效期1至5年不等的多次往来香港或澳门人才签注,每次在香港或澳门停留不超过30天。(中国新闻网)
2026放假安排:春节放9天、国庆放7天
据报道,国务院发布了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其中显示:春节2月15日至23日放假调休,共9天;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中国政府网)
字节:试行“豆包股”激励计划,加码大模型人才长期回报
据报道,字节跳动正在试点推进一项“豆包长期激励计划”。该计划为豆包相关大模型业务建立了一套“虚拟股”机制,通过授予豆包股及类似字节期权的回购机制,加强对大模型人才的长期吸引和激励。(第一财经)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拒收“校园霸凌生”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顶尖大学中有6所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总共45人被拒收。其中,首尔大学拒收2人,庆北大学拒收22人。报道说,从2026年开始,韩国所有大学在招生时必须将考生校园暴力记录纳入考量。“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位招生官员说,“高校的录取门槛正在不断提高,校园施暴者将承担更多责任。”(大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