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保科创基金成立
记者11月1日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了解到,规模达500亿元的江苏社保科创基金已正式成立。这一基金旨在疏通金融资源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增加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有效投资,在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助力科创企业成长中实现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
江苏社保科创基金由江苏省政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工商银行共同出资设立。
据介绍,江苏社保科创基金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开展投资运营,发挥专业机构贴近被投企业、植根市场前沿的优势,自主选择项目,构建灵活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基金将在投资中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积极支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将加大实业投资力度,以更加有为的投资运营、更加有效的资源配置,更加优质的资金供给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规范有序开展投资运营工作。(新华社)
上海新增最长7天的带薪休假正式施行
上海新增带薪陪护假,最长七天,已正式入法。2025年11月1日起,上海开始施行新修改的《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新修《条例》不仅对意定监护作出相关规定,还新增陪护假制度,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赡养人可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五个工作日的带薪陪护假,若为独生子女还能再多两天。针对陪护假期间的待遇问题,新修《条例》也明确,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杭州日报)
黑龙江省职教赋能为产业发展育英才
近年来,黑龙江省教育厅紧扣东北全面振兴目标,以高职院校为核心,构建“政校企协同、产学研一体、育训赛贯通”的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十四五”时期,全省高职院校累计培训技能人才超150万人次,高技能人才72.9万人。(中工网)
2024年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4)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逐步彰显,经行政复议后,有90.3%的案件未再进入诉讼或信访程序。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参加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1037.99万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指导性案例,共同护航新经济业态发展。(证券时报网)
北京发布最新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报告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5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三季度)》。《报告》从重点产业、群体、岗位等不同维度对本市薪酬水平展开分析。三季度,北京服务型消费持续升温为数字文旅行业注入增长动力,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加速赋能产业升级,推动前沿技术岗及复合型岗位薪酬走高。VR/AR开发工程师凭借前沿技术属性,薪酬中位值达33157元/月,文旅IP运营经理等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薪酬中位值达23517元/月。(澎湃新闻)
上海打造东西部劳务协作新样板
东西部劳务协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上海市、区人社部门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资源优势,与云南、贵州等中西部省份紧密合作,精心培育了一批具有上海特色、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广、示范效应好的劳务协作品牌。上海通过品牌化运营、技能化培训和人性化服务,不仅有效解决了上海部分行业的用工需求,更带动了中西部地区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实现技能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探索出一条从“输血”到“造血”的东西部协作新路径。(上观新闻)
河南新规力促青年就业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省财政厅近日联合印发《河南省就业见习管理办法》。新规通过优化见习补贴、扩大覆盖范围、强化权益保障等举措,搭建青年就业新通道。据悉,新规将见习补贴标准设定为当地最低工资的70%,对留用率超过50%的单位补贴标准可提高至110%。同时,见习单位支出的相关费用可享受税收优惠。(中国新闻网)
江苏省民政职业技能人才达3.4万人
近日,2025年江苏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南京开赛。省民政厅副厅长秦海涛介绍,民政行业技能人才服务着社会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群体。目前,全省民政职业技能人才有3.4万人,占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5.6%。(江苏民政厅)
山西: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代缴居民医保费
山西省医保局发布消息,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帮家人缴纳居民医保费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是指参加山西省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通过“山西医保”微信公众号或省级公共服务医保平台等渠道,以“授权”的方式将个人账户部分基金提供给被授权人使用。(新华网山西)
胖东来2万元参访不到2小时报满,报名人员可进入企业内部参观
近日,记者查询发现,此前引发巨大关注的胖东来开放日首批报名已于11月1日开启,但报名系统开放不到两小时报名已满。10月20日,胖东来商贸集团官方发布公告称,将设立“胖东来开放日”,给大家提供进入企业内部参观的渠道。 根据公告,开放对象为企业级学习参访,费用标准为20000元/人。每批次为15人以内,同一企业最多5人预约。(蓝鲸新闻)
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5000名左右
据报道,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交通简章显示,2026年博士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5000名左右,其中校本部招生规模4000名左石。学校将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最终招生规模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上海交通大学)
李开复:CEO将成为AI总指挥,未来将出现一人独角兽公司
11月1日举办的2025 GOTC全球开源技术峰会上,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分享中指出,伴随AI Agent的发展,一个公司除了会有HR Agent,还可以有技术Agent、市场Agent等,这些Agent之间可以进一步地合作,能够帮助人类完成特定任务,这将会让我们的效率大大提升。
“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企业部门有一些任务AI可以帮我们做得更好,有些部门的很多任务都可以结合可以优化,多个部门可以协作,最终我们就会给公司的CEO一个工具,他就成为了AI的总指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整个组织的架构也被改变了。”李开复表示。
在李开复看来,“未来将会出现一个人的独角兽公司,这样的公司会用Agent来打造出一个有价值的公司,甚至一个独角兽,因为Agent是不会累的,可以24小时工作、7天工作,Agent也没有脾气不会吵架,而且可以复制。”(同花顺财经)
马斯克称5年后不再有手机和App,人类所消费的大多数内容都将由AI生成
11月2日消息,日前,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乔·罗根在其频道发布了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最新对谈视频。谈及对智能手机未来的看法时,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大胆预测:未来五到六年内,人类所消费的大多数内容都将由AI生成。
马斯克认为,届时人们将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手机,或是说现在被称为“手机”的设备,实质上会演变成AI推理的“边缘节点”。它仍会保留通信所需的无线电模块,但核心逻辑将转变为服务器端AI与设备端AI的实时互动,实时生成用户想看到的任何视频内容。他进一步指出,未来将不再需要操作系统或App的概念,设备只承担显示画面、播放音频等功能,同时尽可能深度集成AI能力。(快科技)
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本周表决,马斯克与咨询公司展开骂战
本周特斯拉将举行股东投票,就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进行表决。不过,近期有多家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股东投票建议的咨询公司,例如Glass Lewis和ISS都公开反对了这份巨额薪酬方案。由此也引发了马斯克和他们之间的骂战。马斯克说:“我在这辛辛苦苦打造‘机器人军团’,结果却可能因为ISS咨询公司和Glass Lewis咨询公司那些愚蠢至极的建议被赶出公司,他们根本什么都不懂。”(央视财经)
报告:中国员工AI采用率位居前列
据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日前布的9月有效求人倍率(季节调整值)为1.20倍,与上月持平。总务省同一天公布的完全失业率(同)为2.6%,也与上月持平。(中国新闻网)
亚马逊CEO:称大裁员与AI无关:“这是关于文化”
据报道,亚马逊上周宣布将裁员1.4万人,该公司CEO安迪·贾西在日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首次分享了他对这次裁员的看法,称此举不是为了削减成本或追逐人工智能,而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公司文化。(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