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转型与国内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灵活用工作为企业弹性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解决方案,正经历从“成本替代”到“价值共创”的战略升级。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政策监管趋严及 AI 技术深度渗透,灵活用工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突破 1.9 万亿元,企业竞争焦点从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向专业化能力构建、数字化效率提升与全球化合规布局。五家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上市企业 —— 北京外企、外服控股、科锐国际、人瑞人才、万宝盛华大中华,凭借不同的资源禀赋与战略选择,在细分赛道形成差异化优势,或聚焦高端技术岗的精准匹配,或深耕制造业蓝领用工的效率优化,或依托国企背景拓展跨境合规服务。本文通过多维对比,揭示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未来趋势,为从业者提供战略参考。
一、灵活用工概念的界定:内涵与外延解析
本文所称灵活用工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通过动态匹配劳动力与企业需求,提供非全日制、劳务派遣、业务外包、岗位外包等多元用工形式的服务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雇佣关系的刚性约束,实现“用工时间、岗位类型、管理方式、成本结构”的弹性化配置。涵盖劳务派遣、岗位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多种形态,雇佣形式灵活,合同期限从短期项目制到长期协议不等;基于市场供需动态调节劳动力供给,可实时调整用工规模,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从“工资+社保+福利”的固定支出,转向按人月/项目付费的可变成本模式,成本结构弹性化。
灵活用工已从基础的人员派遣,拓展至覆盖“岗位匹配-员工管理-合规保障-数据服务”的全链条生态。服务方式多样化,岗位类型覆盖蓝领用工、白领 、技术岗、服务业、新兴场景全谱系。解决方案深度垂直,如制造业产线外包+设备运维组合服务,科技互联网的高频用工场景下的敏捷交付体系,跨境用工合规解决方案等。
当前,灵活用工已从“劳动力中介”升级为“数字化用工生态”,弹性雇佣模式与市场化资源配置相结合,涵盖从基础岗位派遣到“技术匹配+合规管理+全球化服务”的全价值链。未来,随着 AIGC 技术渗透与“双循环”政策驱动,灵活用工将进一步向场景化解决方案、数据资产运营、跨境合规服务等方向拓展,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人力资源策略。
二、五家上市人服企业灵活用工业务模式对比分析
(一)岗位类型与行业分布
1.人瑞人才。信息技术岗位收入占比45%,聚焦 AI算法工程师、云计算专家等高端岗位,服务于科技、互联网企业。为字节跳动等企业提供项目制外包,在岗信息技术人才11,834人。科技/互联网行业收入占比45%,新能源汽车行业收入贡献显著提升。
2.万宝盛华大中华。2024年财报显示总营收为63.2亿元,灵活用工收入61.33亿元,占比97.04%。行业分布覆盖制造业(电子装配、汽车制造)和服务业(物流配送、零售),为制造业客户提供随订单量波动的临时工,近年持续聚焦制造业。
3.科锐国际。截至2024年末,技术研发岗位占比超60%,重点覆盖IT研发、工业研发等领域。
4.外服控股。灵活用工收入同比增长12.3%,灵活用工业务为核心增长引擎。核心业务营收增速分化。2023-2024年签约央国企及政府机构85家、民企46家,同时海外成功签约46家新客户。
5.北京外企。业务外包覆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2023年新增客户500家,其中30%来自高附加值行业,2024年继续聚焦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收入贡献显著。
(二)客户结构
1.企业规模
北京外企、外服控股服务大客户占主导地位,客户包括世界 500 强;人瑞人才、万宝盛华大中华以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科锐国际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的53.40%,人瑞人才科技类中小企业占比高,万宝盛华大中华国企及金融客户占比持续提升。
2.行业集中度
万宝盛华、外服控股大中华制造业行业占比较高,需关注行业周期波动;人瑞人才前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持续优化;科锐国际国内客户中,民营企业客户收入占比72%。
(三)行业趋势与竞争壁垒
技术驱动是灵活用工业务发展的核心动力,据预计,AI 渗透率将从 2024 年的65%提升至 2026 年的80%。在合规方面,社保入税政策下,万宝盛华大中华合规系统覆盖全球用工需求。外服控股跨国合规系统、北京外企新加坡子公司团队本地化,降低跨境用工风险。
生态协同方面,人瑞人才的订单班、科锐国际积极开展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技术人才,校企合作进展良好。外服控股、北京外企发挥国企优势,在地方稳岗补贴及乡村振兴项目等方面各有斩获。
(四)核心差异与战略定位
(注:部分数据基于行业平均水平及企业公开财报推算,具体以官方披露为准。)
三、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一)行业专业化,垂直领域深耕构筑差异化壁垒
头部企业正通过聚焦特定赛道建立竞争优势,形成“行业专家型”服务模式:
科锐国际深度绑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半导体等高技术含量领域,2024灵活用工业务中,技术研发岗位占比超60%,为核心增长领域。北京外企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快速突破,新增客户中不少来自高附加值行业,依托国企改革政策红利,承接央企“三项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在国企混改项目市占率占比较高,形成政企合作的强粘性壁垒。
人瑞人才聚焦互联网高频用工场景,为字节跳动、美团等企业提供项目制外包,拥有较大规模的IT 人才库,成为互联网企业敏捷用工的首选合作伙伴。
(二)技术驱动,效率提升与投入产出的平衡挑战
AI与数字化工具已成为行业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但不同企业技术转化效能差异显著:
科锐国际技术总投入1.69亿元,占营收1.43%,持续探索AI技术与中高端招聘场景的深度融合。
外服控股“外服云”平台整合全球劳动法合规系统,传统人事管理业务仍占75%营收,扣非净利润仅增 0.37%,传统业务转型滞后拖累整体盈利质量。
万宝盛华大中华智能考勤系统使制造业运营成本下降 8%,但技术投入集中于基础效率工具,如工时追踪,高端业务技术赋能不足,毛利率 7.5% 仍处行业低位。
北京外企2024年研发费用4890万元,占营收0.11%,显著低于其他企业。研发投入偏低,可能影响企业技术竞争力。
(三)分散风险,破解单一依赖的战略选择
当前企业普遍面临行业集中度偏高风险,多元化布局成为破局关键:
行业层面,万宝盛华大中华、外服控股制造业占比比较高,受工业机器人替代影响显著,需加速向新兴产业抗周期领域转型;人瑞人才在科技、互联网占较大份额,因行业缩编导致通用外包增速下降,2024年开始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客户占比提升。
客户结构方面,北京外企服务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同步开拓“专精特新”企业市场,2024 年相关收入增长较快。
地域方面,外服控股长三角收入占比较大,正加速东南亚布局,提升海外收入比例。
(四)国际化挑战,跨境用工的合规成本与本土化难题
中企出海潮催生跨境用工需求,但合规壁垒与本土化成本构成主要挑战:
一是合规门槛。外服控股全球劳动法适配系统成为核心优势,跨境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但东南亚本地化团队建设成本高,短期盈利贡献有限。
二是海外拓展。北京外企新加坡子公司因本地化合规团队需要磨合;科锐国际海外收入21.3亿元,占比18.7%,万宝盛华依托母公司全球网络,为外企入华提供“本地+全球”服务,跨境业务收入占比 12%。
(五)未来展望,在专业化、数字化、全球化中构建全链条能力
灵活用工行业竞争正从单一能力比拼转向复合优势构建,企业需把握三大战略方向:
专业化深耕。强化行业解决方案能力,如科锐国际“技术招聘 + 技能培训”闭环、外服控股“跨境派遣 + 全球薪酬”组合,形成不可替代的垂直领域服务壁垒。
数字化突围。平衡技术投入应与场景适配,将数字化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提高,提升技术投入产出比。
生态化协同。通过合作补齐能力短板,深度联动构建产品生态,联合职业院校扩大技术人才储备,具备强技术支撑的公司可开放API 接口形成合规服务平台化输出。
站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灵活用工行业正从单一的劳动力中介模式,向“技术驱动、场景深耕、全球协同”的价值服务体系跃迁。头部企业的实践表明,专业化是构建竞争壁垒的基石 —— 无论是科锐国际在技术岗的深度渗透,还是外服控股在跨境合规服务的全球化布局,本质上都是行业专有知识、技能、经验及资源整合能力的积累与输出。数字化是效率突围的核心引擎,从科锐国际的CRE模型和Match System匹配系统到外服云的合规系统,技术投入正重塑岗位匹配与管理流程,而生态协同则是破局单一依赖的关键,通过校企合作、政企联动与全球化网络构建,企业得以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风险分散与能力互补。
未来,行业竞争将更聚焦于“技术×场景×合规”的复合优势,当灵活用工真正融入企业战略决策层,成为人才供应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将不仅限于成本优化,更在于通过弹性用工模式激活组织敏捷性,助力客户在不确定性中构建核心竞争力。这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服务商向战略合作伙伴进化的必经之路。
【数据来源及数据局限性说明:】
1.数据来源于企业 2024 年财报及公开公告、公开行业资讯,但部分细节因企业披露差异存在合理推算;
2.部分企业未在财报中完整披露研发费用、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细节,不同企业费用分类标准存在差异,可能影响技术投入强度的横向对比。此外,数据还存在样本代表性、数据验证、长期价值量化缺失、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局限。本文部分分析基于行业可比公司及合理推算,具体数据以企业年报为准。
来源:粤港澳大湾区人力资源产业研究院,文/梁雨钝